據全球液流電池網獲悉,仲夏之月,萬物方盛。6月19日—20日,“川威•釩鈦鋼鐵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論壇”在連界基地順利召開。以集團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首席執行官王勁為首的領導團隊,釩鈦科技全體管理骨干及相關技術專業人員與國內22位行業頂尖專家齊聚一堂,共襄盛舉,共譜新章。

19日下午,專家一行先后到達連界,以王董事長為首的集團領導團隊,釩鈦科技管理團隊熱情接待并在船石湖豪生溫泉酒店茶敘交流。

20日上午,“川威•釩鈦鋼鐵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專家技術主題報告會”,在川威大學近遠樓隆重召開。釩鈦科技總經理助理許作良主持會議。

集團公司首席投資官、總工程師王思中致辭,他代表川威全體同仁,向遠道而來的各位行業專家、學者,以及蒞臨指導的各位來賓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感謝!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,為川威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傳經送寶!他表示,川威始終堅信,技術創新不是閉門造車。我們已建成氫基豎爐中試示范裝置、6萬立方米短流程釩電解液生產線,正在打造“研發-中試-產業化”的全鏈條體系。今天的交流會,不僅是一次技術研討,更是我們向行業頂尖智囊“取經”的契機,希望我們在專家的技術分享中能夠學有所成、學以致用。

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釩分會副秘書長陳東輝,重慶科技大學原副校長、配礦專家施金良,蘇州大學教授國宏偉,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張炯明,中國煤炭資源網、汾渭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經理武海霞,北京冶自歐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紀有禮,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資源事業部部長徐秀麗,重慶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龍木軍先后“開壇論道”,并結合釩鈦科技生產難點、痛點破局解碼。

14:00,技術中心召開專家技術交流會,與會專家參觀了沙盤展廳,隨后分專業前往焦化,煉鐵、燒結,煉鋼,軋鋼,興欣釩5個分會場開展交流,圍繞配煤模型降本、鐵前一體化優化、釩鈦高爐渣綜合利用、長型材連鑄技術突破等領域展開討論,碰撞智慧火花,出臺破解之策。

16:00,專家諫言座談會在技術中心小禮堂召開。釩鈦科技副總經理田通強主持會議。

集團公司首席財務官石銀君向與會專家介紹了釩鈦科技歷史底蘊、行業地位、品種鋼研發等基本情況,并堅信釩鈦鋼鐵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將取得豐碩成果。

會上,武漢科技大學化工工藝系書記、博士、副教授王晴東,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特聘專家、原四川焦化行業協會會長張初永,北京科技大學博士、麥肯錫特聘煉鐵專家李傳輝等14位專家,就政策導向、技術升級、綠色發展等作發言,對釩鈦科技面臨的挑戰、機遇、可合作項目、未來的發展方向建言獻策,提出指導意見,共謀發展之道。


最后,集團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首席執行官王勁作重要講話,向各位專家致以誠摯的謝意!表示本次論壇很有意義,讓我們找到了差距,看到了希望。要求川威每一個板塊都要有專家作支撐,成立專家庫,全方位聽取專家意見。要納入管理流程并督辦落實。

王董事長指出,我們目前擁有釩鈦磁鐵礦冶煉、水泥、礦山、物流產業鏈,正因為有了釩鈦磁鐵礦,我們圍繞釩資源綜合利用,發揮市場優勢,制定區域化、國際化、公眾化戰略目標。用區域資源生產區域產品,滿足區域需求。
他談到,本次論壇感觸頗深,一是極致降本,依托大數據運用,我們有釩鈦磁鐵礦優勢,有多種品種鋼,與專家持續點對點做研究,把產品做成精品。要竭盡全力極致降本,但員工的收入不降。二是持續調結構,堅定信心、決心和耐心,要呵護優鋼。三是防風險,做好數字化迭代升級與風險管控。四是抓開放,只要對企業,對社會有好處,就放手去干。

王董事長強調,除了抓管理,人才儲備外,自己要有信心,充滿希望,只有活在希望之中才有意義。每個人都要有謙虛的心態,秉持空杯心態,保持心中有理想。這是一次學習的機會,也是一次進步的機會,既要看到問題,也要看到前景和希望。

至此,“川威•釩鈦鋼鐵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論壇”圓滿結束,并邀請與會專家團隊合影留念。 |